失效期指药品在一定(yīdìng)的贮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失效期若为2001年9月,说明该药只能使例用:到2001年8月31日。03/25/25第一页,共三十二页。1区分(qūfēn)有效期与失效期有效期为1999年7月,说明(shuōmíng)该药可以用到19_9_9_年7_月_31_日失效期为1999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__19_9年9_月6__日3003/25/25第二页,共三十二页。2讨论(tǎolùn)1你能分辨出哪些(nǎxiē)是中药,哪些(nǎxiē)是西药吗?你是怎么分辨的?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03/25/25第三页,共三十二页。3讨论(tǎolùn)2药物的使用说明中有哪些信息对于(duìyú)安全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03/25/25第四页,共三十二页。4讨论(tǎolùn)3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yīxiē)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因为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03/25/25第五页,共三十二页。5(shěnpī)为什么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质量检查合格、用法、用量正常的情况下,还会发生不良反应03/25/25第六页,共三十二页。6①第七页,共三十二页。7用药者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的人在遗传、新陈代谢、体内酶系统的活性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个人,在肝、肾功能不同的功能及病理状态对药物的反应都存在差异。(mínzú)②一种药物往往有一种以上的药理作用,不是治疗目的作用就可能成为毒副作用。03/25/25(fǎnyìng)③药物相互作用可使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变化(用二种以上药时)。④有的不良反应在审批阶段难以发现。审批的依据是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结果,二者均有局限性。发生率低、潜伏期长的不良反应在审批时不可能发现,而是在应用中逐渐显现。03/25/25第八页,共三十二页。8根据用药后反应出现(chūxiàn)的时间顺序判断①在用药后数秒钟~数分钟内发生——过敏(miànsè)反应。皮疹、灼热、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喉头紧塞、血压下降等。②在用药仅数分钟~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药物疹。多在皮肤粘膜交界处,痒、起疱、紫红。03/25/25第九页,共三十二页。9(yònɡyào)③在用药后半小时~2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④在用药(yònɡyào)后1~2星期发生。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⑤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fāshēng)。链霉素等所致的耳聋常在停药6个月后发生,氯素等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在停药1年以上发生,而非拉西汀所致的肾、膀胱癌常在停药后数十年发生。03/25/25第十页,共三十二页。10即刻停药,向医药专职人员咨询,到医院就医,使用药物等及时排除已使用的药物并保护有关脏器。(zīxún)向省市药品(yàopǐn)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yàopǐn)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个人作一记录,避免再次发生。03/25/25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11(shízhì)药源性肝病(肝实质、间质、胆道、静脉系统、肿痛在内)、氯丙嗪、四环素等。药源性肾病(shènbìnɡ)(肾实质、间质)。某些抗生素。药源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例如氯霉素、头孢菌素、氟脲嘧啶。合理用药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03/25/25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12有适当的适应症——符合(fúhé)医学原理用药选择(xuǎnzé)适当的药品适当药品剂量及给药方法、时间、疗程适当的观察,如治疗目的,预料的不良反应,定期检查、追踪03/25/25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13抗生素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占所有药品不良反应的1/3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14。(yìngyòng)03/25/25常见(chánɡjiàn)的不良反应①毒性反应最常见,多因剂量过大,用时过长,对人体各系统均可损害。氯霉素——血液病,氨基糖苷(tánggān)类——第8对颅神经、肝、肾等。②过敏反应几乎每种抗生素均可引起(yǐnqǐ)。青、链、先锋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