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2年医学专题—按摩科门诊病例书写.docx

2022年医学专题—按摩科门诊病例书写.docx_第1页
1/3
2022年医学专题—按摩科门诊病例书写.docx_第2页
2/3
2022年医学专题—按摩科门诊病例书写.docx_第3页
3/3
2010年10月24日马,男性,40岁联系方式:139主诉:反复腰痛及右下肢疼痛半年,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并伴有右下肢疼痛,外院诊治,并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略有缓解,后病情反复发作,劳累后易发,1周前无明显诱因病情加重,遂来我院治疗。现症见:腰部酸痛,并伴有右大腿后侧疼痛,活动明显受限,夜间疼痛加重。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现服药治疗,血压控制一般。无药物过敏史。专科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序列侧弯,腰肌紧张,腰3-骶1双侧椎旁及棘间压痛,骶髂关节压痛,右臀部广泛压痛,腰椎活动度:前屈40°,后伸10°,左侧弯15°,右侧弯15°,直腿抬高试验:左侧70°,右侧30°,加强试验左(-)右(+),屈颈试验(-)、仰卧挺腹试验(+),腰椎叩击痛(+),"4"字试验左侧(-),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左(-)右(+),双侧梨状肌试验(-),双下肢肌力V级,双下肢浅感觉正常,膝跟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巴氏征(-)。辅助检查:腰椎CT:L5-S1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双侧椎间孔部分填塞、右侧神经根受压。诊断:中医诊断:腰痹症(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L5-S1)治疗:手法治疗+短波治疗+中频治疗手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用掌揉法放松腰骶及双下肢肌肉,施术约3分钟。(2)用按揉法放松腰骶部五条线3-5遍,点按肾俞、志室、腰阳关、大肠俞、腰眼、阿是穴。(3)按揉理顺臀上皮神经路线和梨状肌投影处的酸痛点及下肢足太阳经路线,反复施术3-5遍,重点按揉承扶、殷门、委中、昆仑等。(4)自下而上掌推腰臀部掌根揉骶髂部,拇指点按骶髂关节间隙,重点施术于局部痛点,点按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次髎、环跳、承扶穴。(5)适当腰部活动手法,根据具体情况予调扳法。嘱患者:注意避风寒,慎起居,忌劳累,适饮食。复诊:2010年11月10日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略缓解,但入夜后仍感疼痛明显。查体:腰肌紧张,腰3-骶1双侧椎旁及棘间压痛,右侧骶髂关节压痛,腰椎活动度:前屈40°,后伸15°,左侧弯20°,右侧弯20°,直腿抬高试验:左侧70°,右侧40°,加强试验左(-)右(+),仰卧挺腹试验(+),腰椎叩击痛(+-),股神经牵拉试验左(-)右(+)。治疗:继续手法治疗+短波治疗+中频治疗,手法操作同初诊,建议配合小针刀松解粘连,缓解疼痛。嘱其卧床休息,避风寒,多保暖。内容总结(1)2010年10月24日马,男性,40岁联系方式:139主诉:反复腰痛及右下肢疼痛半年,加重1周(2)现症见:腰部酸痛,并伴有右大腿后侧疼痛,活动明显受限,夜间疼痛加重(3)辅助检查:腰椎CT:L5-S1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双侧椎间孔部分填塞、右侧神经根受压(4)嘱患者:注意避风寒,慎起居,忌劳累,适饮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2年医学专题—按摩科门诊病例书写.docx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