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合过程(四个阶段)一、拔牙创出血及血凝块形成(xíngchéng)二、血块机化、肉芽组织形成三、上皮覆盖拔牙创四、骨组织的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一、牙拔除术中的并二、牙拔除(báchú)术发症术后的并发症(一)软组织损伤(一)拔牙术后出血(二)拔牙术后感染(二)骨组织损伤(三)拔牙后疼痛(三)口腔上颌窦交通(四)肿胀反应(四)下颌骨骨折(五)颞下颌关节脱位(五)拔牙术后开口困难(六)干槽症(六)邻牙或对颌牙损伤(七)神经(shénjīng)损伤(七)皮下气肿(八)断根或牙移位口腔腔颌颌面面外外科科(九)术中出血王振振岸岸(十)拔错牙一、拔牙创出血(chūxiě)及血凝块形成拔牙后,约15分钟即可形成血凝块将创口封闭。血凝块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愈合的功能。脱落/质量不佳→拔牙创感染/疼痛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二、血块机化、肉芽组织形成拔牙后数小时,牙龈(yáyín)组织收缩、拔牙创变小24h成纤维细胞长入及形成血管芽1w后有肉芽组织形成最终约20d完成。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三、上皮覆盖(fùgài)拔牙创拔牙后3~4天,牙龈上皮开始自周围向血凝块表面生长,但其完全覆盖拔牙创的时间,差异颇大。最早第8天见上皮愈合完成,最迟28天仍有未完全愈合者。3-4d开始~8-28d完成,变异较大。4w内上皮愈合完成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四、骨组织的修复新骨最早5~8天出现。4周末时,充满拔牙创。3个月后才能完全形成(xíngchéng)。3~6个月后局部牙槽骨的重建过程完成。X线片上出现正常的骨结构。6d开始形成新骨4w后新骨充满拔牙创3m后定型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临床上1w牙槽窝内形成肉芽组织1-2m牙槽窝平复,有新骨形成3-6m重建(zhònɡjiàn)过程完成,正常骨结构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一、拔牙创出血及血块(xuèkuài)形成二、血块机化、肉芽组织形成三、上皮覆盖拔牙创四、骨组织的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口颌面外科腔(kǒuqiāng)颌面外王科振岸口腔腔颌(kǒu面qiān外g)颌科面外王科振岸口颌面外科腔(kǒuqiāng)颌面外王科振岸一、牙拔除术中的并二、牙拔除术术后发症的并发症(一)软组织损伤(一)拔牙(báyá)术后出血(二)骨组织损伤(二)拔牙术后感染(三)口腔上颌窦交通(三)拔牙后疼痛(四)下颌骨骨折(四)肿胀反应(五)拔牙术后开口困难(五)颞下颌关节(guānjié)脱位(六)邻牙或对颌牙损伤(六)干槽症(七)皮下气肿(七)神经损伤口口腔腔颌颌面面外外科科(八)断根或牙移位王王振振岸岸(九)术中出血(十)拔错牙(一)软组织损伤牙龈撕裂最常见,其次为唇颊舌口底原因:牙龈分离不彻底;牙钳夹住;牙挺无保护(1)口腔黏膜损伤多由未控制力所致。(2)牙龈撕裂伤常由分离牙龈不彻底、牙钳夹持在牙龈上、牙挺滑脱刺伤引起。后果(hòuguǒ):术后出血。处理:及时发现,再分离。将撕裂的牙龈复位缝合。(báchú)口腔腔颌(kǒu面qiān外g)颌科面外王科振岸(3)下唇损伤(4)粘骨膜(gǔmó)瓣撕裂伤常为切口过小所致。处理:复位缝合。(5)软组织刺伤(6)用钻去骨或分冠拔牙时将邻近软组织卷入口腔腔颌(kǒu面qiān外g)颌科面外王科振岸原因:骨板薄,病理性,操作不当牙槽骨颊侧骨板较薄,可随牙一并拔除。常见上、下颌尖牙或上颌第一、第三磨牙拔除时。老年人极易发生。处理:积极预防,复位、摘除(zhāichú)。如骨板折断后一半以上已无骨膜附着--最好去除如折断骨片大部分有骨膜膜附着可将其复合--使其愈合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原因:解剖原因:窦过大;位置低;牙根位于(wèiyú)上颌窦内;操作不当:用力过大或牙挺放于断根面上拔除上颌磨牙时偶发上颌窦穿孔。后果:断根误入上颌窦,口腔上颌窦交通可使上颌窦感染,形成口腔上颌窦瘘。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口腔与上颌窦相通的临床表现从口腔创面探入深且为空腔(kōnɡqiānɡ)捏紧鼻鼓气口腔内有气流感饮水时鼻腔内有水溢出X线片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预防为主。上颌磨牙拔除困难时,用翻瓣去骨及分根法拔除.处理"8"字形缝合。≥6mm时,须行口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