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rǔhuà)吸出手术进展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fùshǔ)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赵军民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第二页,共三十七页。1.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第三页,共三十七页。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第四页,共三十七页。3.现代(xiàndài)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第五页,共三十七页。4.小切口(qiēkǒu)白内障摘除术第六页,共三十七页。5.白内障超声乳化(rǔhuà)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七页,共三十七页。麻醉方式白内障现代小切口白内障白内障超声麻醉并发症囊外摘除乳化住院手术方法眼球后或球周麻醉眼球周围或眼表麻醉眼球周围或眼表麻醉手术時間伤口球后出血、头晕等极少极少术后前房反应需住院(4-5天)门诊手术,不需住院门诊手术,不需住院术后散光视力恢复将白內障晶体核娩出核托出或劈核取出超声波碎晶体核,探针吸较长,30-60分钟时间较短,10-20分钟出时间较短,10-20分钟较大,约12mm,且须缝6-8mm,不须缝线,或缝合小切口,3mm,不须缝线1-2针线炎症反应较重较轻较轻,消退快散光较大较小小较慢较快迅速第八页,共三十七页。20世纪60年代Kelman医师开始研究如何将白内障切口缩小。1966年第一个有效的超乳头试制成功。1967年Kelman医生(yīshēng)将Phaco术试用于临床。1970年Kelman-Cavitron超乳仪在市场出售。20年后,通过众多工程师和临床医师的努力,Phaco术成为比较完善的手术方式。第九页,共三十七页。白内障超声乳化(rǔhuà)仪结构•换能器: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手柄:末端带电源,前面(qiánmian)连乳化头,内装换能器;注吸管道从手柄内通过,乳化头可拆卸,外装硅胶套管。•乳化头:钛合金,中空管形,由不同斜面组成,乳化的晶体核从这管道被吸出。•脚踏控制板:不同位置决定其功能•泵系统:能产生吸引将乳化物质吸出。第十页,共三十七页。超声乳化(rǔhuà)手柄示意图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guīzé)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用一个具有超声震荡功能的乳化针,经过很小的切口伸入眼球内,乳化针头有规则地高频震荡在眼内把白内障击碎,然后将它吸出。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机械切割作用(超声探针风镐样切削作用)声粉碎作用(声波冲击作用)液体与晶体颗粒向前流动的撞击作用(液流作用)空穴作用(微气泡(qìpào)破裂产生冲击波)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白内障超声乳化(rǔhuà)吸出的先进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现代白内障摘除术的特殊类型,它集超声、机、电于一体,是近年来发展最快、也最能体现现代高科技含量的技术之一。是目前最先进的、最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手术的实用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适应证很广泛,适宜做复明(fùmínɡ)手术的各类白内障均适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包括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少数过熟期白内障、核过硬的白内障除外)。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手术(shǒushù)的优越性这一过程可以在不大于3mm的小切口中完成。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后再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手术损伤轻,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缺点(quēdiǎn)精细、复杂的手术,需要双手、双脚、双眼和大脑的密切配合,学习曲线较长超声探头工作时产生热量,损伤眼组织,尤其是角膜内皮细胞机器费用昂贵,基层医院难以普及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gàiniàn)的提出1.“冷超乳”概念“冷”超声真的“冷”吗?---超声针头的工作频率为每秒27000次或40000次,只要其工作(即使只有10%的能量输出),就有热量产生(chǎnshēng)---相对“冷”而已,或者“冷”超声不是很“热”,即单位时间内针头产热小于以往的超声能量输出方式,因为部分热量被灌注液体所中和---“冷”超声是以减少超声能量输出,减缓产热过程,同时延长手术时间所达成的-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1).HyperPulse---短脉冲a.脉冲频率范围从原先的0~15次/秒提高到0~100次/秒b.单次脉冲的输出(shūchū)时间从原先的50%固定输出(shūchū),改进为单次脉冲的输出(shūchū)时间从5%~100%可调节输出(shūchū)(2).MicroBurst---微爆破单次爆破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