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andadhesionmolecules王丽娜免疫学教研室myx@wfmc.edu.cn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目的要求一、白细胞分化抗原1.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概念。2.熟悉(shúxī)在T、B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CD分子,了解人类CD的分类和应用。二、粘附分子1.掌握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和功能。2.熟悉在免疫应答中产生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了解:CD和粘附分子的临床应用第二页,共三十四页。第一节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一、人类(rénlèi)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LDA)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kàngtǐ)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kàngtǐ)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简称CD。第三页,共三十四页。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细胞活化过程中胸腺胸腺胸腺髓质胎肝皮质L选择素CD4静止TT细胞CD4CD8TTCD8CD4活化T双阴性(yīnxìng)细胞TCD8VLA-4双阳性单阳性(yángxìng)(yángxìng)第四页,共三十四页。(fēnzǐ)流水序号排至350。至目前为止CD分子查询网址:http://www.hlda8.org利用一种或几种CD分子(fēnzǐ)的组合通常可以对淋巴细胞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依据:有的CD分子是细胞所特有的,有的不是细胞所特有的。第五页,共三十四页。CD分子(fēnzǐ)的基本特征大部分CD分子(fēnzǐ)是跨膜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Ⅰ型:一个跨膜结构域,氨基端(N)位于胞外。Ⅱ型:一个跨膜结构域,羧基端(C)位于胞外。Ⅲ型:具有(jùyǒu)2~7个跨膜结构域。Ⅳ型:具有多个跨膜亚单位。Ⅴ型:有GPI(糖基磷酯酰肌醇)Ⅵ型:一端有GPI,另一端多次跨膜NNNNCNCGPINCCCCGPI第六页,共三十四页。(fēnwéi)不同的家族或超家族:根据人白细胞分化抗原胞膜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IgSFCKRFC-LectinSF整合素家族TNFSF和TNFRSF第七页,共三十四页。(一)T细胞(xìbāo)相关的CD1.CD3分子2.CD4和CD83.CD28CD152(CTLA-4)第八页,共三十四页。(二)B细胞(xìbāo)功能相关的CD分子1.CD792.CD19CD21CD813.CD404.CD80(B7-1)CD86(B7-2)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第二节黏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cellular-adhesionmolecules,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wilson在利用细胞作混合(hùnhé)、分离实验时,发现细胞有选择识别适当邻居的现象。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伸展与移动(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第十页,共三十四页。黏附(niánfù)分子与CD、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关系黏附分子是以功能分类CD分子包括部分黏附分子,但仍有部分成员(chéngyuán)尚无CD编号根据结构特点分为以下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miǎnyì)球蛋白超家族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钙黏素家族其他尚未归类的黏附分子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一、整合素家族(jiāzú)(integrinfamily)介导细胞(xìbāo)与细胞(xìbāo)外基质黏附,使细胞(xìbāo)附着形成基本结构: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liánjiē)组成的异二聚体组成:至少14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以β亚单位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8个组。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功能(gōngnén介g)导细胞(xìbāo)与细胞(xìbāo)外基质黏附参与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zhānfù)功能参与炎症白细胞游走和Homing血小板的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淋巴细胞归巢TB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2(CD18)组(白细胞黏附受体组)LFA-1,CR3,CR4等,链为CD11a-c,链为CD18(xuèguǎn)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功能:参与白细胞与血管临床(línchuánɡ)上白细胞粘附缺陷β2subfamily(Leukocyteadhesiondeficiency,LAD)与CD18基因缺陷有关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二、选择素家族(selectinfamily)(zǔchénɡ)。其中CL结构域是选择素结合配体部位。基本结构:家族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