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第一页,共二十八页。概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特性:大都是穿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有些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liánjiē)方式“锚”在细胞膜上。少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碳水化合物半抗原。•功能:(1)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2)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3)炎症发生;(4)细胞的迁移如肿瘤细胞的转移等。第二页,共二十八页。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fēnlèi)•自1982年起成立(chénglì)有关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国际协作组会议(Internationalworkshoponhuman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s)•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识别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简称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注意:在许多场合下,抗体及其识别的相应抗原都用同一个CD序号第三页,共二十八页。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fēnlèi)•人CD的序号已从CD1命名至CDw130•大致划分(huàfēn)为T细胞、B细胞、髓系细胞、NK细胞、血小板、激活抗原、粘附分子、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受体等九个组第四页,共二十八页。小鼠白细胞分化抗原第五页,共二十八页。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yìngyòng)•CD抗原及其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基础免疫学(CD抗原):(1)CD抗原的基因克隆,新CD抗原及新配体的发现(2)CD抗原结构与功能关系(3)细胞激活途径和膜信号的传导(chuándǎo)(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5)细胞亚群的功能•临床免疫学(CD单克隆抗体):(1)机体免疫功能的检测(2)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3)免疫毒素用于肿瘤治疗、骨髓移植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防(4)体内免疫调节治疗第六页,共二十八页。概述•概念: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性质:粘附分子大多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分布: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中。•方式作用(zuòyòng):配体一受体•功能:1)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粘附2)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与活化、细胞的伸展和移动、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炎症、血栓形成、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第七页,共二十八页。粘附分子介导基质(jī-zhì)细胞间的粘附第八页,共二十八页。Recruitmentofleukocytetoinflammatorysite第九页,共二十八页。第十页,共二十八页。粘附分子的种类(zhǒnglèi)和结构种类:(1)整合素家族(integrinfamily)(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uperfamily,IGSF)(3)选择素家族(selectinfamily)(4)钙离子依赖(yīlài)的细胞粘附素家庭(Ca2+-dependentcelladhesionmoleculefamily,Cadherin)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粘附分子的种类(zhǒnglèi)和结构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整合素超家族(integrinfamily)•功能:膜受体家族,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integration)。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基本结构:1)由α、β两条链由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源双体(heterodimer)2)α、β链均为Ⅰ类穿膜蛋白。均由胞膜外区、胞浆区、穿膜区三部分组成3)β亚单位的胞膜外区含有4个富含半胱氨酸的重复序列,α亚单位的胞膜外部分有7个同源重复序列,靠近外侧N端的3个或4个重复序列中含有Asp-X-Asp-X-Asp-Gly-X-X-Asp或类似结构。•种类:至少有14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多数α亚单位只能(zhīnénɡ)与一种β亚单位结合构成异源双体,按β亚单位的不同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8个不同的组。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整合素超家族(integrinfamily)•分布: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多数细胞可同时表达数种不同的整合素分子,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整合素分子的种类(zhǒnglèi)是不同的。•识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