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分类中免疫标记技术的应用与意义刘维纯、陈勰、毛彦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摘要: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随着白血病细胞免疫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免疫标记技术,流式细胞术等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可更准确地区分白血病细胞来源及分化阶段,从而为白细胞分类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根据。本文就免疫标记技术在白血病分类中的应用与意义作一综述。关键词:白血病;免疫标记技术;流式细胞术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1]白血病分型的目的不仅要能较好的反映白血病亚型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其系列属性,更要能较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并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免疫学、单克隆抗体(McAb)和流式细胞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的研究进展迅速。目前免疫学分型的研究更加成熟。这些新的分型手段不但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弥补了FAB分型的某些不足,使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更为准确可靠,并对了解白血病细胞的分化阶段,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更大的意义。[2]一.白血病免疫分型基础白血病的免疫学分型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抗原,分析其表型,以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1]1.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仪的发展,1982年国际上统一使用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作为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相应McAb的命名,至今已命名了CD1-CD166。2.T细胞及其亚群T祖细胞(pro-T)的表型为CD34+、TdT+、CD10+、CD7+,未成熟T细胞标志CD3、CD4和CD8。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CD7是最早出现的T细胞标志,且贯穿表达在整个T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但在正常外周血中通常存在CD3+、CD4+、CD8-,CD3+、CD4-、CD8+,CD3+、CD4+、CD8+和CD3+、CD4-、CD8-四种表型不同的T细胞,它们分别占T细胞总数的60%-70%,20%-30%,1%-3%,1%-10%。前三种表型细胞的TCR主要为TCRαβ,而CD4-、CD8-T细胞主要表达TCRγδ,它们都执行细胞免疫功能。3.B细胞B细胞的分化主要分为B祖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活化B细胞和浆细胞6个阶段。B细胞上的CD抗原分为:①B细胞限制性(特异性)抗原:CD19、CD20、CD21、CD22、CD77和CD79,它们的表达只限于B细胞上,在鉴别细胞系上是十分重要的标志。②B细胞相关性抗原:CD5、CD9、CD10、CD23、CD24、CD37、CD40、CD53、CD72、CD73、CD74、CDw75、CDw76、CDw78、CD81、CD82、CD83、CD84、CD85、CD86、CD124和CD139。而B细胞表面的受体SIg,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B细胞重要的特征标志。4.髓系根据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髓系抗原表达将其大致分为七种类型:(1)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都有较强表达的抗原有:CD13、CDw17、CD32、CD87、CD88、CD89、CDw92、CD93、CD156、CD157、CD163。其中CD13在原粒细胞质中表达比膜上早,在AML诊断上十分重要。(2)以粒细胞为主,但也存在于单核细胞的抗原有:CD15和CD65。(3)以单核细胞为主,但也存在于粒细胞的抗原有:CD14和CD33。(4)基本只表达在粒细胞上的抗原有:CD16b和CD66。(5)基本只表达在单核细胞上的抗原有:CD16、CD64、CD68、CD91、CDw136和CD65。CD68是目前发现可靠的检测造血系统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特异标志,用CD68单抗可将AML-M1~M3与AML-M4及AML-M5区别开来。(6)造血干、祖细胞抗原有:CD34和CD90。CD34和CD90虽列在髓系抗原中,但都属于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除表达在早期造血干、祖细胞外,还表达在约40%的AML和60%的ALL上,这些CD34+的白血病细胞可能来自具有多系性分化能力的分化不良的前身细胞。(7)其他髓系相关抗原:这些抗原主要存在于其他系细胞上,但在某些髓系细胞上也有表达,如:CD4、CD7、CD9、CD10、CD11b、CD11c、CD31、CD36、CD38等。5.巨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