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DrugsforPsychiatricDisorders1第一页,共五十五页。精神障碍袭向现代人中国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占总人口的1.23%,其中每年约有100万人有自杀的倾向,以妇女和儿童多见,对社会和家庭(jiātíng)造成沉重的负担。2第二页,共五十五页。精神失常(psychiatricdisorders)是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如认知、情感、意志(yìzhì)、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精神分裂症,亦称精神病(抗精神病药)抑郁症(抗抑郁症药)躁狂症(抗躁狂症药)焦虑症(抗焦虑症药、苯二氮类药治疗)3第三页,共五十五页。4第四页,共五十五页。第一节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思维、情感(qínggǎn)、行为之间互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即“精神分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5第五页,共五十五页。分型Ⅰ阳性症状为主(幻觉(huànjué)、妄型想)Ⅱ型阴性(yīnxìng)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对Ⅰ型疗效(liáoxiào)好,Ⅱ型疗效差/无效(liáoxiào)6第六页,共五十五页。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世界人口的1%。分布于世界各个地区和不同人种•美国和欧洲要比第三世界高出10-100倍•首次诊断在15-30岁,其中30-40%可获得(huòdé)治愈•精神病有遗传家族史,也有环境因素7第七页,共五十五页。精神分裂症亲属(qīnshǔ)的患病危险率Lifetimeriskschizophreniaforrelativesof8第八页,共五十五页。我国有各类精神病人1600万精神科医生(yīshēng)精神病院病床(bìngchuáng)1.5万803所11万9第九页,共五十五页。精神分裂症的病因(bìngyīn)学说1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左旋多巴、促DA释放(shìfàng)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分裂症•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2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异常3GABA神经元的退变4NA功能的不足5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10第十页,共五十五页。中(shénjīng)枢多巴胺神经通路11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zhǔyào)功能1.黑质-纹状体(D1、D2样)多动症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帕金森2.中脑-边缘系统(D2样)情绪反应3.中脑-皮层系统(D2样)I型精神(jī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等活动分裂症4.结节-漏斗(D2样)调控下丘脑激素(jīsù)分泌12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抗精神病作用(zuòyòng)机制(tōnglù)•的D2样受体,如吩噻嗪类。但可致锥体外系的副作用,这是由于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所致。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阻断5-HT受体,如氯氮平和利培酮,几无锥体外系的副作用。13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吩噻嗪类二甲胺类氯丙嗪奋乃静哌嗪类抗哌啶类硫利达嗪精硫杂蒽类泰尔登神病药丁酰苯类氟哌啶醇其他药物五氟利多14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dōngmián)灵wintermine主要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D2样受体,这是其抗精神病作用(zuòyòng)机理,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15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氯丙嗪阻断(zǔduàn)的受体种类DA受体(D2):抗精神病M-受体:抗胆碱(dǎnjiǎn)作用(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镇静H1-受体:镇静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16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氯丙嗪药理作用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17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抗精神病作用(zuòyòng)(神经安定作用)(zuòyòn动g)物:正常人:神经安定作用,减少动物自发活动(huódòng)、诱导入睡,又对刺激保持良好的觉醒反应;有别于镇静催眠药且无巴比妥类的麻醉作用,精神分裂患者: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对抑郁无效,甚至加重病情机理(jīlǐ):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受体。18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镇吐作用(zuòyòng)作用强,小剂量即可抑制(yìzhì)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