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你我共享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策略探讨韩慕远(审计署兰州办)摘要: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可以通过真实反映和评价各级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促进国家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促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具体体现。为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亟待强化保障性住房审计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策略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等)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后续分配管理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目的在于通过真实反映和评价各级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和规范管理,促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具体体现。审计署在2012年对地方审计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本文主要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各阶段的不同特点,结合跟踪审计的特性和程序要求,分别对投资立项阶段、开工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续分配管理阶段的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1投资立项阶段的保障性住房审计策略1.1审查保障性住房项目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通过检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立项和审批文件,包括立项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采用询问、分析等方法向住房保障建设主管部门、财政、国土、发改委和民政等部门收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相关的年度计划、报表等资料,调查和掌握各部门制定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和考核办法,确保该项目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1.2审查保障性住房项目招投标程序的完整性、合规性。通过检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勘察、设计、材料、监理和施工各环节招投标相关文件,包括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内容、开标及评标报告、招标工程标底和工程量计价清单、中标通知书及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等,确保项目招投标程序及标底编制合法、有效,确保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相一致,以保证保障性住房项目招投标程序的完整性、合规性。1.3审查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筹集的合规性。通过检查和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资金指标文件和概算编制、帐表、凭证等,了解项目资金筹集的来源、规模和结构,了解各部门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方案,是否按照规定的渠道和要求足额落实资金,重点关注地方政府通过组建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住房公积金贷款、向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筹集的债务类保障性资金,审查相关融资程序、担保方式和还款来源的合规性。1.4审查保障性住房项目土地供应的合规性。通过检查各级国土部门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汇总表、住房供应计划汇总表等资料,计算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年度供应量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例等,评估保障性住房建设用AAAAAA精品文档你我共享地优先供应情况,重点检查新征用土地遵守土地征用政策、法规情况,检查已批复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是否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通过“免费搭乘”方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等,确保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合规性。1.5审查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情况。通过查阅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相关账簿和凭证,检查是否按规定执行保障性住房税费优惠政策,是否在建安成本中列支应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内容;对于配建的项目,重点关注是否对非保障性住房建设内容违规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2开工建设阶段的保障性住房审计策略2.1审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履行的合规性。通过实地调查和外部调查,审查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落实项目法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