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第一页,共五十九页。风湿性疾病主要(zhǔyào)表现风湿性疾病(jíbìng)临床特点风湿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2第二页,共五十九页。定义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指累及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以内科治疗为主一组疾病。主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表现能障碍,病程进展缓慢,发作和缓解交替,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脏器功能损害。3第三页,共五十九页。内分泌免疫遗传感染病因肿瘤代谢环境其它4第四页,共五十九页。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等。并发脊柱炎的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或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或感染后的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代谢(dàixiè)和内分泌疾病,如痛风。肿瘤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5第五页,共五十九页。神经血管病,如雷诺现象。骨与软骨病变,如骨质疏松(shūsōnɡ)、缺血性骨坏死等。非关节性风湿病,如滑囊炎。其它有关节症状的疾病,如间歇性关节积液。6第六页,共五十九页。寒冷、情绪刺激时突然发生,典型表现为指(趾)末端发作性苍白、青紫、潮红的三相反应(fǎnyìng),伴局部麻木、疼痛、遇温暖后很快缓解。8第八页,共五十九页。结缔组织病:风湿病中的一大类慢性病程、肌肉关节(guānjié)病变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9第九页,共五十九页。发作(fāzuò)与缓解相交替的慢性病程病,同变由一(bì于疾ngbi病à多n)累其次临及床发多表作个现可免对系和造糖疫统皮预成学。质后异激常个素的严重体或治后差生疗果异有化。很一改大定变。反。应,治疗效果有较大的个体差异。10第十页,共五十九页。关节损害(sǔnhài)皮肤损害11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1.病史(1)患病及治疗经过1)风湿病多为慢性病程,病情反复发作。2)即住就医情况(qíngkuàng),3)目前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2)心理-社会状况(3)生活史和家族史12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身体评估(1)全身情况:精神状态、营养状况,有无(yǒuwú)消瘦、发热等。(2)皮肤黏膜:皮肤有无红斑、皮疹或破损,其颜面色、面积大小、形状及分布如何,有无皮下结节、雷诺现象和口腔黏膜溃疡等。(3)肌肉、关节及脊柱:有无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关节有无红、肿、热、压痛、活动受限及畸形等。(4)其他:13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自向抗体检测:对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jiànbié)诊断尤其是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①抗核抗体(ANA)及ANA谱,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②类风湿因子(RF):RF阳性主要见于RA,且其滴度与RA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但其特异性较差。③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④抗磷脂抗体(APL)14第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关节液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滑膜炎症。检查时,注意标本应及时送检,以免晶体溶解和细胞自溶。分期。(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助于骨关节病变的诊断和病程(bìngchéng)(4)其他:如关节镜、肌电图、活组织检查,对不同病因所致的风湿病各具不同的诊断价值。15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第二节常见(chánɡjiàn)症状体征的护理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疼痛(téngtòng)常是受累关节的首发症状。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17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疼痛(téngtòng)起病情况:疼痛(téngtòng)是关节受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疼痛性质及表现:各不相同。疼痛部位:对疾病诊断有指导意义。有无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对评价预后有价值。有无伴随关节外症状:对评价预后有价值。18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发病前有无受凉、受湿、感染、外伤等诱发因素;有无过敏史和家族史;女病人的月经生育(shēngyù)史;病后对生活的影响,诊疗经过及用药情况。19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关节疼痛和肿胀常出现在炎症活动期,表现为关节红肿压痛,程度常与炎症轻重成正比。营养状况、生命体征、关节肿胀程度,受累(shòulěi)关节有无压痛、触痛、局部发热及活动受限情况20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类风湿关节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