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bìxiū)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gōngyìng)和利用第一页,共七十一页。第1节降低(jiàngdī)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作用场所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生理功能生物催化作用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作用特点专一性、高效性影响因素温度、PH等第二页,共七十一页。2.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已知蛋白(dànbái)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2)证明某种酶是RNA对照组: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第三页,共七十一页。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zhīnénɡ)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第四页,共七十一页。(1)在一定温度(wēndù)(pH)范围内,随温度(wēndù)(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2)在最适温度(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3)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第五页,共七十一页。4.底物浓度(nóngdù)和酶浓度(nóngdù)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bùzài)增加。(2)乙图: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第六页,共七十一页。影响(yǐngxiǎng)酶活性的条件一、酶的专一性(2)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chéndiàn)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第七页,共七十一页。2.实验(shíyàn)操作程序序号项目试管121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蔗糖溶液/2mL3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mL振荡2mL振荡460℃热水保温5min5min5斐林试剂2mL振荡2mL振荡6沸水浴1min1min7实验结果有砖红色沉淀无砖沉红淀色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第八页,共七十一页。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shuǐjiě),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第九页,共七十一页。三、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2)pH可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O2的产生量,根据(gēnjù)O2产生量的多少可判断pH对酶活性的影响。第十页,共七十一页。第2节细胞(xìbāo)的能量“通货”——ATP第十一页,共七十一页。反应式ATP的合成ATP的水解所需酶能量来源ADP+Pi+能量ATP→ADP+Pi+能量能量去路→ATPATP水解酶反应场所ATP合成酶光能(光合作用)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键中细胞的需能部位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第十二页,共七十一页。1.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不断被消耗也在不断合成;2.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光能是根本能源物质。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多,但可迅速(xùnsù)转化循环利用。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这对于细胞中能量的捕获、贮存和释放非常重要。。第十三页,共七十一页。生物体内ATP的去向第十四页,共七十一页。第十五页,共七十一页。1.光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植物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光能进入生物群落后,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而流动的。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合成ATP所需能量则主要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或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光能。4.病毒等少数种类的生物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在其生命活动——增殖(zēngzhí)中也消耗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