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在烧伤患者(huànzhě)应用中的护理第一页,共二十五页。一、肠内营养定义二、肠内营养的使用评估三、肠内营养的时机(shíjī)四、肠内营养的方式五、肠内营养的配方选择六、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第二页,共二十五页。一、肠内营养(yíngyǎng)的定义•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服或管饲途径,将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t,提供ígōng)营养素的方法。第三页,共二十五页。•原则:Ifthegutworks,useit.当胃肠道功能(gōngnéng)允许时,应首选肠内营养。国内:“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第四页,共二十五页。肠内营养(yíngyǎng)的优点:•1.营养物质经静脉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2.长期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及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3.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对循环干扰较小,而肠外营养使内脏血流和心排出量增加,因而对代谢营养物质所需的能量增加。•4.在摄入相同热能相同氮量情况下,经肠内营养治疗病人的体重增加及氮潴留程度均优于全肠外营养治疗。•5.肠内营养对技术、设备要求较低,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biànlì),同时费用也较低。第五页,共二十五页。评估(pínɡɡū)•营养评估BMI测定(cèdìng)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第六页,共二十五页。0分1分2分3分重度增加重度增加疾病评估轻度增加<18.51个月内(营养需求量)≥18.52个月内75%-100%BMI测定3个月内体重评估25%--50%50%--75%(体重>5%)取BMI、体重、进食评分的最高值进食评分<70岁≥70岁(1周以疾病评分加综合评分加年龄评分内)营养评分年龄评分总评分第七页,共二十五页。表2.烧伤疾病相关评分营养需要正常(0分)烧伤面积小于10%且没有三度烧营养需要轻度增加(1分)伤的患者营养需要中度增加(2分)营养需要重度增加(3分)烧伤面积10%-19%或三度烧伤面积1%-4%的患者烧伤面积20-29%或三度烧伤面积5%-9%的患者烧伤面积≥30%或重度烧伤患者正确执行营养风险评分后总评分≥3分者,医生针对每例患者制定全面的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护士是实施与执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zhìliáo)的具体执行者。第八页,共二十五页。(yíngyǎng)肠内营养的时机•遵循肠道复苏越早越好的原则,开始用营养液的时间,平均在烧伤后11.3h。应用肠内营养第l天为500ml,30--50ml/h持续注入,随后逐渐加量,如果没用明显(míngxiǎn)副反应,第3天增至患者需要量,以后根据患者的需要适当调整剂量,我科采用喂食泵控制滴速输注。第九页,共二十五页。二、肠内营养(yíngyǎng)的供给方式•(一)口服营养(zìrán)•饮食条件下,口服由极易吸收的中小分子营养素配制的营养液。是指在非自然•(二)管饲营养•是指对于上消化道通过障碍者,经鼻-胃、鼻-十二指肠、鼻-空肠置管,或经颈食管、胃、空肠造瘘置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zhìjì)的营养支持方法。第十页,共二十五页。(naishòu)•程度而定。连续滴注适用于烧伤危重患者。我科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采用连续滴注与间歇输注方式。管饲营养的投给方式可分为一次性输注、间歇输注、连续性输注三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配方饮食的性质、喂养管的类型和大小、管端的位置及营养的需要量。一次性输注不适用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间歇输注较为常用,因输注简便,符合患者正常饮食及锻炼的需要,具体视患者耐受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肠内营养的配方选择(一)大分子聚合物配方(完整的蛋白成分,常见制剂有能全力和安素(ānsù)等)(二)要素或半要素配方(如短肽类,常见有百普素等)(三)特殊性配方(常见有免疫增强型:精氨酸、核糖核酸和-3脂肪酸等物质能从不同角度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糖尿病专用型:瑞代;等等)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yíngyǎng)肠内营养的护理(xiǎoshí)•用温开水20-50ml冲洗一次。每次滴完后用50ml温开水脉冲式冲洗管道,以保持通畅。1保证输注管路的在位与通畅:即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