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物(昆虫)咬、蛰伤应急(yìngjí)救护第一页,共六十页。概述•1人类活动不可避免(bùkěbìmiǎn)的和各种不同的动物接触,所以不可避免(bùkěbìmiǎn)的被动物咬伤或者蛰伤•2.常常为混合型感染,既有一般的化脓性感染,还可包含特殊感染如破伤风、狂犬病等等•3.特殊动物咬伤常常伴有毒素,可引发中毒等第二页,共六十页。第三页,共六十页。狂犬病(qīnfàn)•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类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第四页,共六十页。狂犬病毒传播途径:主要(zhǔyào)以病兽咬伤方式传给人。潜伏期:短者4日,长则数年。第五页,共六十页。传染病的三个基本(jīběn)条件a、传染源b、传染(chuánrǎn)途径c、易感人群第六页,共六十页。临床表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jìnɡluán),进行性瘫痪。100%一旦发病,进展迅速,病死率几乎达第七页,共六十页。狗咬伤的分级(fēnjí)及处置原则表分级接触方式处置原则Ⅰ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Ⅱ级1.接触或喂养动物置2.完好的皮肤被舔Ⅲ级1、立即处理伤口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2、注射狂犬病疫苗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1、立即处理伤口2、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抑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病人免疫球蛋白)2.破损皮肤被舔3、注射狂犬病疫苗3.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第八页,共六十页。狗咬伤现场救护(jiùhù)原则•局部伤口的处理越早越好。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冲洗后用2%-3%的碘酒或75%的酒精涂擦伤口;•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局部伤口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ménzhěn)立即就近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就诊,根据严重程度采取必要措施。第九页,共六十页。狂犬(kuánɡquǎn)疫苗怎么打?•疫苗注射时间:24小时内(rìqī)•安排:0(2针),7,21注射日期•不良反应第十页,共六十页。注意事项•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是健康动物的,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接种期间要避免剧烈活动,忌用免疫抑制药物,不宜进食酒、咖啡、浓茶和辛辣刺激性食物;(gǎnrǎn)•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将伤人的动物隔离,立即带到动物医院诊断,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第十一页,共六十页。常用(chánɡyònɡ)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kèlónɡ)(kèlónɡ)•(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第十二页,共六十页。怎样(zěnyàng)预防狂犬病?•严格管理犬类;•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肉;•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tèshū)•行业易感人群应预防性注射疫苗特殊第十三页,共六十页。猫抓病第十四页,共六十页。猫抓病概述(ɡàishù)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CSD),又称为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最早由法国儿科医生RoberDebre于1931(yībān)年首次描述,认为该病与猫抓伤密切相关,1950年被命名为猫抓病(CSD)。该病为巴尔通体(Bartonella)菌属中的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感染所致的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本病属良性自限性疾病,一般在2-3个月可自行缓解,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出现并发症,累及淋巴结外组织器官。近年来我国猫抓病发病病例呈上升趋势。第十五页,共六十页。(fābìng)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本病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90%的患者有猫接触病史。秋冬季节多发,传染源主要(zhǔyào)是猫,病菌主要(zhǔyào)存在猫的唾液和唾液腺中,且多数情况下受感染的猫无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周,但少数可以几个月乃至十年。确切的感染机制不明,可能与巴尔通体的某些成分使机体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第十六页,共六十页。临床表现典型CSD通常表现(biǎoxiàn)为:被抓伤后1-3周内出现持续的低烧,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