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chánɡjiàn)急性中毒高慧阳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定义(dìngyì)中毒(poisoning)——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dádào)中毒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毒物(poison)——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第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定义(dìngyì)急性中毒(acutepoisoning)指一定剂量化学物品(毒物),在短时间进入(jìnrù)机体,与靶部位的细胞成份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性改变,产生暂时或永久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第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毒物分类按毒性作用分(dúwù)①腐蚀性毒物②器官损害(sǔnhài)毒物按来源(láiyuán)和用途分③血液毒物①工业性毒物④神经②毒物药物③农药④有毒动植物第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中毒机制(zhòngdú)作用于受体改变递质的释放或激素的分泌作用于细胞膜作用于酶作用于核酸对细胞(xìbāo)直接的损伤作用于免疫系统第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诊断思路(zhěnduàn)毒物接触史初步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证实:病因诊断确诊毒物在体液中存在(cúnzài)毒物对人体特殊影响存在环境调查:毒物存在证据鉴别诊断(归因)第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诊断(zhěnduàn)全面仔细询问病史生活、精神、近期情绪(神情沮丧,情绪低落)。进食物、饮料后出现不能解释的疾病。病前服食蕈类、鱼胆、河豚等食物。“三同人员”:同餐人、同居室、同工作者,在相同时间发病。从事密切接触化学物品的工作。服药种类、时间、剂量、药瓶(jùjué)对拒绝提供病史或昏迷不能叙述病史者,要寻找有无遗书、毒物盛器等。第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诊断(zhěnduàn)第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常见中毒的特殊综合症或特征性改变(tèshū)有大汗、流涎、瞳孔小、肌震颤,呼吸气中有大蒜臭味,可考虑有机磷中毒。严重发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可考虑硝基化合物中毒。昏迷伴呼吸缓慢,针尖样瞳孔,可考虑麻醉性药物中毒。昏迷,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可考虑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恶心呕吐,唇周或四肢麻木,全身肌肉(jīròu)无力,甚至呼吸麻痹,低钾血症,考虑钡盐中毒酒味提示甲醇或乙醇中毒。昏迷、反复抽搐,考虑有机氟杀鼠剂、毒鼠强中毒面色潮红、皮肤干燥,心动过速、烦躁谵妄,考虑莨菪类中毒出现嗜睡、发绀、出血性膀胱炎考虑杀虫脒中毒第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诊断(zhěnduàn)第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中毒治疗原则(zhòngdú)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尚未吸收毒物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特殊解毒剂应用对症(duìzhèng)治疗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治疗(zhìliáo)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治疗(zhìliáo)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治疗(zhìliáo)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有机磷农药中毒(nóngyào)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是我国最常见的急性农药中毒。每年有5~7万人中毒,各地由于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诊断、治疗方案、条件的不同,救治(jiùzhì)成功率差异很大,其死亡率平均为10%。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有机磷农药的特性(nóngyào)有机磷农药(OP)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shénjīng)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shénjīng)系统等症状;严重者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有机磷农药的特性(nóngyào)OP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zōngsè),稍有挥发性,且有蒜味。一般难溶于水,不易溶于多种溶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敌百虫除外)。常用的剂型有乳剂、油剂和粉剂等。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有机磷化合物的基本化学结构式(jīběn)RO(S)PR′XR和R‘可为不同或相同的烷基、烷氧基、氨基、或苯基等;X可为酸根、硝基酚或其他(qítā)取代基,含氧、含硫的直链碳氢化合物。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有机磷杀虫药的分类(fēnlèi)OP分类(fēnlèi)目前有4种分类方法:⒈按药效分类⒉按化学结构分类⒊按毒性分类⒋按作用方式分类的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有机磷杀虫药的分类(fēnlèi)剧毒类LD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