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chánɡjiàn)皮肤病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朱铁山第一页,共四十九页。荨蔴疹本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过敏性疾患特征(tèzhēng)表现为具有剧痒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性发疹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一次形态学诊断第二页,共四十九页。复杂多样(fùzá)常见病因(一)外源性1食物:蛋白质类多见,少见的过敏原:水果2药物:药疹中的一型3吸入物:花粉,动物皮毛4物理因素:冷,热,机械因素:划痕,压迫,日光,5昆虫叮咬第三页,共四十九页。(二)内源性1感染细菌: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病毒:病毒性肝炎前驱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柯萨奇病毒感染2内科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瘤慢性病:慢性胃炎,胆囊炎3精神因素,内分泌改变:精神紧张,感情冲动,月经,妊娠(yuèjīng)4遗传因素:家族性冷性荨蔴疹有时病因很难确定,特别是慢性荨麻疹第四页,共四十九页。膜(zhānmó结局: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透到皮下或粘),形成风团主要的化学介质:组胺第五页,共四十九页。变态反应性: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IgE抗体介导A输血引起的荨蔴疹为Ⅱ型变态反应,介导BIgG血清病型荨蔴疹为ⅢC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非变态反应性:其它引起体内肥大细胞刺激,释放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所致,药物,昆虫毒素(tǐnèi)第六页,共四十九页。皮肤表现:风团A瘙痒(chūxiàn)B突然出现C数小时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第七页,共四十九页。第八页,共四十九页。粘膜喉头粘膜:呼吸困难,窒息胃肠粘膜:腹通,绞痛:胃肠型荨蔴疹(zhèngzhuàng)全身症状:乏力,恶心,头晕,心率加快,脉率细速,少尿第九页,共四十九页。病期(jíxìng)<1月:急性荨蔴疹>1月,反复迁延:慢性荨蔴疹第十页,共四十九页。(pífū)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蔴疹胆碱能性荨蔴疹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jīxiè)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的生理性反应增强,于皮肤产生风团皮疹,部分荨蔴疹患者阳性,或以此单独存在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处,数分钟内发生局部的水肿和风团,冰块实验阳性。67%原发性(jiāzú)(jiāzú)5%家族性:家族性寒冷性荨蔴疹:显性遗传病,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梅毒,结缔组织病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jīdòng)因运动,摄入热的食物,出汗及情绪激动等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促使嗜碱性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所致的荨蔴疹,皮疹特点为泛发的1-3mm的小风团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yījù)无特殊,伴随其它疾病的相应实验室依据: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yuánzé)原则1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寻找病因,2去除病因3寻找原发疾病4对症治疗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H受体拮抗剂1拟交感神经药: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辅助:钙制剂(shōuliǎn)外用收敛,止痒制剂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药疹药物反应: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个器官和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反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药物过量,不耐受性,特发性,副作用,继发作用,过敏反应药疹: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pífū)粘膜引起的炎症反应。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1抗生素类:青霉素2磺胺类3解热镇痛类:水杨酸类4镇静安眠类:巴比妥类(zhìjì)5血清制剂和疫苗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口服皮下注射(tōngdào)静脉通道肌肉注射粘膜:栓剂,舌下,眼结膜,鼻粘膜皮肤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一)免疫性反应(二)非免疫性反应1过量反应2蓄积作用3光作用:光变态反应:药物在光的作用下转变为抗原性的物质,引起变应性的药疹光毒性反应:光感性药物在吸收中波及长波紫外线后,达到一定的能量,产生对细胞的损伤(chángbō)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biàntàifǎnyìng)变态反应临床表现Ⅰ过敏性休克,荨蔴疹Ⅱ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Ⅲ血清病,血管炎Ⅳ接触性皮炎,湿疹型药疹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特点1只发生于少数对药物过敏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2与药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