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阮病毒,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才称为传染病。故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017年传染病第三季度数据常规分析一、疫情概况根据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统计数据,第二季度全院共上报传染病报告卡3张。网络直报3例。卡片完整准确及时率为100%。其中流感病例3例。有效报告卡3张。无甲类、乙类传染病报告。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3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的具体病种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情况1.呼吸道传染病:发病3例,无死亡病例,占发病总数100%,三、传染病疫情分析1.与去年同...
名解1.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包括了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某些场所和物品。2.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伤寒复发:伤寒患者的体温已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已经消失,血培养已经阴性;这时体温再次升高,症状再次出现,血培养再次阳性,称为复发。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潜伏在病灶内的病原体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而...
第九章偏倚(piānyǐ)及其控制BiasesandTheirControl1、研究结果(jiēguǒ)的变异性2、研究的真实性3、研究的偏倚第一页,共二十二页。第一节研究(yánjiū)结果的变异性一、概述变异性(variability):研究结果的变动或波动叫研究结果的变异性1、生物学变异和测量变异:主要来自(láizì)个体(个体生物学变异;测量误差)、群体(个体遗传学变异、环境变异测量误差)和样本(抽样方式、样本大小和测量误差)2、随机变异和系...
急性传染病健康宣教一、什么是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是由早已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北方地区,季节性流感多在冬季高发;而在南方地区,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夏季和冬季会出现流行高峰。流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季节性流感的潜伏期约为1~3天,急性起病,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流感的主要合并症?细菌性肺炎、耳部感...
传染病控制与当代国际法变革的新趋势——以《国际卫生条例》(2005)为例龚向前2011-11-0915:20:58来源:《法学评论》(武汉)2011年第1期作者简介:龚向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内容提要:国际法为应对传染病控制等全球性问题呈现出新的变革趋势。《国际卫生条例》(2005)从边境应急控制转换到前摄性风险管理的技术模式转换,表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新动向;它将“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确立首要的基本原则...
传染病监测数据时空分析及早期预警的统计(tǒngjì)技术研究进展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授李晓松2009年9月26日昆明CompanyLogo第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和正在(zhèngzài)产生大量各类公共卫生信息和数据。•数据分析理论的滞后和分析技术的缺失,数据所隐含的知识并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而这些知识可能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CompanyLogo第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S技术等先...
急性传染病监测控制和卫生应急(yìngjí)的技术实践玉溪市疾病(jíbìng)预防控制中心王树坤2018年3月15日第一页,共四十三页。内容:(nèiróng)一、传染病的重点论题(一)传染病及其病原体(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传播过程)(三)传染病病例五大症候群(四)解决传染病散发、流行与暴发的关键问题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应急工作职责(四)...
南充市促进(cùjìn)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杨帆第一页,共二十四页。(fúwù)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二、督导、绩效考核的方式及发现(fāxiàn)的问题三、如何做好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zhǔyào)第二页,共二十四页。服务(fúwù)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第三页,共二十四页。服务(fúwù)内容风险管理发现登记相关信息报告处理(chǔlǐ)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管理工作第四页,...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ɡōnɡɡònɡwèishēnɡ)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第一页,共二十八页。•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
第一节传染病的概念(gàiniàn)及特征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又称感染,指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发病,并且传染他人引起相同的病变•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周期性、感染后的免疫性)•流行(liúxíng)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第一页,共七十五页。二、传播途经空气飞沫传染: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脑、麻疹•消化道传染:痢疾(lìji)、肝炎...
第一章总论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过程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了解“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的异同,传染病的现况及其危害,传染病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一、选择题A1型题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E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C、病原体的毒力...
传染病基本知识第一页,共一百二十一页。(lìshǐ)传染病消长的历史回顾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的灾害1347-1351年,欧洲黑死病流行,2400万人死亡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占所有死亡的10%19世纪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0%-60%1918年全球甲型流感流行,发病5亿人以上,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20世纪中、后期的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低于10%1970年,传染病复燃和新生,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回升1980年5月8日...
第二十三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一页,共四十页。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是由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réntǐ)所引起的能传播给他人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并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朊病毒、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中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parasitosis)。第二页,共四十页。第一节传染病概论(gàilùn)一.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的传播传染...
传染病患者转诊单(存档)单位:性别年龄籍贯患者姓名目前住址发病时间亲属姓名电话联系电话病情简介接收医院联系电话:(已联系定点医院)联系情况首诊医(护)人员:填写时间:传染病患者转诊单单位:性别年龄籍贯患者姓名目前住址发病时间亲属姓名电话联系电话(已联系定点医院)病情简介接收医院联系情况联系电话:填写时间:首诊医(护)人员:内容总结
传染性疾病(jíbìng)患儿的护理儿科(érkē)三区---彭丽第一页,共四十页。传染病的特点麻疹水痘(shuǐdòu)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结核病第二页,共四十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由特异性病原体所致(suǒzhì)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周期性、地方性)免疫性第三页,共四十页。传染病病程发展(fāzhǎn)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第四页,共四十页。...
2018传染病及院内感染(gǎnrǎn)培训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郅政第一页,共三十六页。传染病管理制度报告病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种。•(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学案解析:免疫作用是指具有抵抗、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功能。人体的正常体液具有杀菌作复习目标:用,如唾液、泪液和乳汁中含有溶菌酶,能杀灭多种病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供选1、熟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措施;2、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答案中,胰液能消化食物;胆汁能乳化脂肪;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解新陈代谢。答的知识;案:A3、理解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yùfáng)二、免疫(miǎnyì)和计划免疫(miǎnyì)第一页,共三十六页。(kǎokǎo)考什么怎么考考点考点解读年份题型分值考频归纳2016选择题1分2015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病因,流行非选择题4.5分三年及其预环节和预防措施。三考防第二页,共三十六页。传染病的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动物(dòngwù)、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细...
2.(1)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叫过敏原。(在免疫上称为)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提纲(2)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时),在的刺激下,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复习任务一:(3)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3..计划免疫属于免疫。1.传染病的定义:由引起的,能在之间和之间传播的疾病。4.疫苗通常是用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2.传染病的特点:和、、5.婴儿一出生,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