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zēnɡduō)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科第一页,共三十九页。概述(ɡàish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病毒(EB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línchuánɡ)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实验室特点为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变异淋巴细胞。EBV是导致IM的病原体。世界上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携带EBV。在儿童中,EBV感染具有地域差异。亚洲和其他...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第二页,共三十五页。(fārè)发热5天,无咳嗽,咽红,眼睑稍浮肿,听诊肺部无特殊。第三页,共三十五页。第四页,共三十五页。血常规:(zhōngxìng)WBC15.010/L;中性22%,淋巴78%;9尿检:蛋白+,红细胞+什么病?第五页,共三十五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fùshǔ)第六页,共三十五页。1.定义(dìngyì)简称“传单”。由传单时邪(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jíxìng...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zēnɡduō)症第一页,共四十一页。体查:体温38(tǐwēn)度,左颈后三角可触及2个大小约1cmX1cm的淋巴结,质中,有轻触痛,可移动;右颈后三角可触及3个大小约1.5cmX1.5cm的淋巴结,质软,有触痛,可移动。双腋下及双腹股沟淋巴结均可触及2-3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从黄豆至花生米不等,质软,有压痛,可移动。咽充血(++),双扁桃体I度肿大,未见脓点及伪膜。第二页,共四十一页。血常规:WBC12.8X109/L,...
个案(ɡèàn)护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第一页,共三十八页。患儿一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40℃,不规则热,物理发热、咳嗽一周,伴病情(bìngqíng)简介(一)降温、口服退热药疗效左颈部肿块四天不佳原陈某,女,10岁。因“咳嗽、颈部(jǐnɡbù)肿痛一周”稿入院。患者一周前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痰不易咳出,以早晨及晚间明显,活动后加重,伴咽痛、流涕,伴双侧颈部肿痛。曾予以“阿奇霉素、热毒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zēnɡduō)症第一页,共二十九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疾病,病程(bìngchéng)具自限性。临床上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嗜异性凝集素和EB病毒抗体。第二页,共二十九页。EB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含双股线形DNA,最初见于体外培养淋巴细胞中,病毒分离较困难(kùnnɑn)。本病...
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第一页,共二十七页。(dìngyì)1.定义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bìngdú)第二页,共二十七页。(bìngdú)Epstein和Barr于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slymphoma)细胞培养中最早发现,主要侵犯B(qīnfàn)细胞。第三页,共二十七页。(bìngdú)•EBV是一种嗜淋(kàngyuán)巴细胞的DNA病毒,属疱疹病毒γ亚科,直径约150~180nm,外层有囊膜,囊膜内是核...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zēnɡduō)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1第一页,共三十页。概述(ɡàishù)实验室检查诊断(zhěnduàn)病原学预后流行病学治疗发病机制预防病理第二页,共三十页。2临床表现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
第五章传染科常见疾病第一页,共一百零七页。19:46(ɡàishù)一、传染病的概念第一节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是指病原生物感染(gǎnrǎn)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和螺旋体等〕和人体寄生虫〔如蠕虫和原虫等〕。第二页,共一百零七页。19:46二、传染病流行的根本条件(tiáojiàn)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第三页,共一百零七页。19:46三、传染病的根...
ViralhepatitisTianjinMedicalUniversityGeneralHospital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逄崇杰1第一页,共九十四页。HBV形态、基因组结构和编码蛋白HBV、HCV的发病机制肝炎的临床(línchuánɡ)分类和临床(línchuánɡ)表现(慢肝和重肝)HBV抗原-抗体系统的组成和意义慢性HBV、HCV的治疗HBV的母婴阻断2第二页,共九十四页。定义:病毒性肝炎,Dane颗粒,慢性肝炎,窗口期,cccDNA,胆酶分离HBV在人体内的复...
第一页,共五十五页。第一章总论(zǒnɡlùn)三个概念(gàiniàn):①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②传染病学③传染病学的基础学科七节:①感染与免疫②发病机制③流行(liúxíng)过程及影响因素④体征⑤诊断⑥治疗⑦预防第二页,共五十五页。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传染病细菌感染(gǎnrǎn)人有传染性的疾病(jíbìng)体寄生虫螺旋体产生的原虫蠕虫传染病学:研究传染病发展传播防治规律科学在人体(réntǐ)发生的寄生虫内病...
1、何谓恐水症?本病最常见的传染源是什么?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sǐwáng)2、试比较普通菌痢和普通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的异同?3、造成血吸虫病传播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如何预防?(dìngyì)传染病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yǐnqǐ)病毒螺旋体(bìngdú)(chánɡjiàn)细菌真菌衣原体蠕虫立克次体原虫支原体(infection)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XXXX医院传染病自查登记表自查时间:年月日自查部门自查项目科室负责检查人人签名签名一、门诊部门诊日志项目: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二、住院部有无传染病病人就诊:有□、无□、是否及时报告:及时(一)内科□、不及时□、迟报□、漏报□、有无传染病登记本:有□、无□、有无传染病报告卡:有□、住院无□、部出入院登记簿项目:姓名□、性别□、...
传染病综合(zōnghé)防控2013年工作要点黄学铭2013年2月28日第一页,共十三页。(zǔzhī)一、组织制度(gùdìng)•1、建立疫情管理领导小组:制成规格镜框(3040)名单上墙、内容更新,不要电脑打印的纸质文件。包含网络直报员1名固定。•2、建立传染病疫情管理、网络报告管理、疫情报告奖罚制度并制成规格镜框(3040)上墙,内容更新充实,言简意赅第二页,共十三页。(dūdǎo)二、督导与管理(zhùyì)•检查频度,本单位每月一...
第五章传染科常见疾病第一页,共一百零七页。19:46(ɡàishù)一、传染病的概念第一节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是指病原生物感染(gǎnrǎn)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和螺旋体等〕和人体寄生虫〔如蠕虫和原虫等〕。第二页,共一百零七页。19:46二、传染病流行的根本条件(tiáojiàn)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第三页,共一百零七页。19:46三、传染病的根...
传染病学总论邹启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dìyī)医院第一页,共三十九页。一、传染病的定义由病毒(bìngdú)、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感染病),其中具有传染性,并可导致不同程度流行者称为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第二页,共三十九页。二、传染病的危害性传染病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liúxíng...
传染病自动(zìdòng)预警信息系统陕西省疾病(jíbìng)预防控制中心2011-7第一页,共五十三页。基本概念预警原理(yuánlǐ)操作流程第二页,共五十三页。第三页,共五十三页。预警阈值:系统设置的预警界值。该系统通过特定的算法确定预警阈值,当现时的病例数高于该阈值时,可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以便疫情监测与相应专业人员及时采取相应分析、核实、调查与防控措施。预警信号:当前观察周期内病例数达到预警阈值时...
第一章总论(zǒnɡlùn)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zhuānkēxuéxiào)王明琼嘉应学院医学院钟锋第一页,共二十九页。第一节概述(ɡàishù)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昆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包括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和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yǐnqǐ)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所引起的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在一定条...
传染病管理质量控制方案一、指导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诊负责、分类管理二、组织机构医院建立传染病管理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组长:温景梅韩凤副组长:聂丽英成员:鹿文庆段俊伟张玉萍彭娜徐晓东乔滢朱海霞王彦娜三、考核办法(一)考核办法1、深入各科室,查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出院登记本、以及传染病报告卡片等。2、对照《考核标准》,每月组织1次传染病质量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按照《绩...
XXXXX小学春季传染病健康知识讲座主讲人:XXX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了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腮腺炎、麻疹、风疹、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这些传染病大多数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
传染病知识讲座第一页,共二十九页。(新修改(xiūgǎi))•(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huìyì)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huìyì)修订)•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ɡānyán)、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