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一.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3、共生状态: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称为共生状态。4、机会性感染: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5、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
----------------------------------------------装---------------------------订----------------------------兰州大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线----------------------------------------------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传染病学任课教师:年级:学院:专业:姓名:校园卡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分数名词解阅卷教师释:(每题6分,共30分)1、稽留热2、内基小体(Negribady)3、潜伏期4、隔离5.隐性感染二、单选题:(每...
第七节感染性疾病(jíbìng)与营养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xìjūn)、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具有传染性、并可导致不同程度流行者又称传染病:急性传染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大肺叶传染、感冒、流感和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慢性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病毒(bìngdú)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bìngdú)引起的常见疾病...
疟疾(malaria)温州医学院附属(fùshǔ)二院感染内科方佩佩第一页,共五十五页。(fāxiàn)2015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年第二页,共五十五页。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shījīnɡ)》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第三页,共五十五页。掌握疟疾的临床表现及病原治疗(zhìliáo)熟悉疟疾的临床特征、并发症了解疟...
什么(shénme)是腹泻?健康成年人每日解成形便一次,粪便量不超过200g。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天),粪便量增加(>200g/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腹泻超过3w或反复发作(fāzuò),即为慢性腹泻(chronicdiarrhea)第一页,共三十一页。腹泻(fùxiè)分为两大类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有其他疾病引起的甲亢糖尿病小肠(xiǎocháng)切除过多类癌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第二页,共三十一页。细菌...
总论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传染病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3.有流行病学特征(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传染病学1.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共生状态: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4.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损害,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附属二院感染(gǎnrǎn)内科方佩佩简称流脑(liúnǎo),膜炎奈瑟球菌化脓性脑脊髓膜炎鼻咽部血循环,败血症,脑膜和脊髓膜,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可危及生命【病原学】脑膜炎奈瑟球菌又称脑膜炎球菌(Neisseriameningitis)属奈瑟菌属,革兰阴性(yīnxìng)球菌,呈肾形或卵圆形,凹面相对常成对...
《传染病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I前言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打下基础,有...
★★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无症状,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实现。(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如甲肝、乙脑。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如伤寒杆菌、志...
总论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传染病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3.有流行病学特征(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传染病学的感染(gǎnrǎn)与免疫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yīyuàn)曹莉第一页,共二十三页。感染的概念(gàiniàn):•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页,共二十三页。•-:微生物或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gòngshēng)共生状态(commensalism)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如艾滋病)或机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
败血症septicemia温州医学院附属(fùshǔ)二院感染内科金玲湘第一页,共四十八页。目标和要求掌握败血症的定义、临床表现熟悉败血症的诊断依据及病原治疗(shúxī)了解败血症的病原学、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第二页,共四十八页。概述(ɡàishù)定:义:由各种病原菌(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shēngzhǎng)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所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的血液感染。临床表现:有骤发寒战(hánzhàn)、高热...
传染病学总论(zǒnɡlùn)1第一页,共五十八页。SSppaanniisshhIInnfflluueennzzaa11991188--11991199Estimateddeaths:20-50millio2n第二页,共五十八页。3第三页,共五十八页。2009年甲型H1N1流感(liúɡǎn)大流行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dìqū)疫情波及全球200多国家与地区中国累计报告病例12.8万,死亡800余人4第四页,共五十八页。传染病学概念传染病学:传染病在人体内(tǐnèi)...
中枢神经(zhōngshūshénjīng)系统central感染nervoussysteminfection第一页,共三十五页。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脑和脊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及原虫等,最常见的是细菌和病毒。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绝大多数表现为脑膜炎;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既可表现为脑膜炎,也可表现为脑炎和脊髓炎。病原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膜、脑实质炎症(yánzhèng)等病变。临床出现颅内压...
传染病学第一单元总论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就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
天疱疮第一页,共二十六页。教学目的:1.掌握:(1)天疱疮的临床分型及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表现。(2)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依据2.熟悉:(1)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及特殊类型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特点。(2)本病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3.了解:(1)天疱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jīlǐ)。(2)本病的治疗原则。教学重点:(1)天疱疮的临床分型及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表现。(2)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依据。教...